媒体马院

媒体马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马院 -> 正文

[媒体马院]大众网:曹胜: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新里程——评《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

日期:2021-08-03 来源:雷火竞技 点击:

E87C

《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生活状况与社会救助的著作,2020年12月由人民社出版。《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作为山东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通过马德坤教授的潜心研究,几经寒暑,多次修改,呈现读者面前。

该书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力图向读者描绘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构成、生活状况及社会救助,并加以理性的剖析。全书围绕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这条主线,谋篇布局,除绪论结语外,共4章33个小目,27万字,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近代山东的城市化,探讨近代山东城市工业、商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近代山东城市社会结构变动与下层社会群体的构成,分析近代山东城市人口变化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根据职业、收入状况、社会地位等,近代山东下层社会群体主要是指劳工群体、自谋生计者群体、苦力群体、游民群体等。

第三章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生存实态, 从近代山东城市劳工群体、自谋生计者群体、苦力群体、游民群体等四大下层社会群体的收入、支出等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消费、衣着、饮食、居住、娱乐休闲的状况,揭示近代山东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实态。

第四章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社会救助,深入论述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等历届山东政府当局和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和救助机构,从传统型、近代新设型、外来型等三个方面介绍社会救助的实施机构及救助活动。

《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一书,特点鲜明,意蕴深远,揭开了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新里程,其史料价值、学术含量、现实意义,跃然纸上。通观全书,笔者认为有几个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拓展了近代山东城市史研究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随着社会史的深入研究,城市中各种社会群体的研究也不断得到重视和关注。“从不同角度观察特殊的群体,如流民、手工艺者、学徒、人力车夫、码头工人、优伶、乞丐甚至川江航道上的船工等,如能分门别类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研究,必将展示出下层适合历史的不同画卷。”在中国近代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城市下层社会群体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人数较多,但由于其地位低下,加之研究资料匮乏,长期以来城市史的研究中,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一直处于劣势,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作为人数众多,生活贫困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却真实记录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近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影响,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的历史面貌。

近代下层社会群体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量上而言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精英群体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对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近代山东城市史的研究,学术界多注重这些城市的近代化发展历程,而对于城市社会群体中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从学术史的角度上这一视角可弥补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的某些薄弱或空白环节。从区域史的角度上,对近代山东城市社会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也可同其他区域研究成果作比较。下层社会群体是近代山东城市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社会下层社会群体,重构近代山东城市社会下层社会群体的生活史,能够进一步拓宽和深入山东区域史研究。

第二,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城市是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特殊空间结构和主要载体。史学研究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而且还在于为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一书致力于在详尽搜集各领域相关店员、学徒、人力车夫、码头工人、摊贩、妓女、乞丐史料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城市各下层社会群体的产生背景、发展演变、群体构成、生活状态、管理机构、救助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考察,另一方面则围绕近代城市下层社会群体所体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提出问题、厘清近代政府救助机构沿革、实施机构乃至救助活动的实践与理论等方面做出提炼和判断。换言之,总结和汲取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治理的经验教训,可为比较直接地位当代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提供历史依据,增强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一书的出版,为当下山东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第三,对新资料的开发和旧资料的挖掘。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资料的发掘利用。“资料的运用本来就能彰显学者的学术功底,新资料的发现虽然与学者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有重要的关系,但能发现新资料的价值也是与学术功底的深厚相关的,而对旧资料的挖掘则更能显示学者的学术底蕴。”一方面该书挖掘旧资料,翻检近代政府及民间留下的大量调查资料,如1924年基督教会齐鲁大学社会学系员工调查撰写的《济南社会一瞥》,李文海主编的《民国时期城市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上、下)和《民国时期城市社会调查丛编(劳工生活卷)》(上、下),王清彬等编的《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那必信等编的((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等。另一方面又开发新治理,引用大量《帝国主义与胶海关》《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等原始档案以及地方志、调查统计。

报刊也是重要的资料来源。当时,有关下层社会群体活动的大量动态信息在地方报纸上都能找到记载。档案与报刊可以互补使用,档案虽是原始文件,但往往是静态的,有时未必能看出下层社会群体的活动。而且档案文件通常反映了编撰者的话语脉络,如果能结合报纸上有关地方政治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考察,也许对下层社会群体活动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严格的学术规范,严密的论证,既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为著作立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借鉴和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涉及多个领域方向,属于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这就需要开阔的研究视野和综合的理论方法,正所谓把中国的历史变迁置于时间与空间、传统与现代、局部与整体等多重维度下进行考察,是最理所应当和更真切理解“中国”的方法。因此,该书笔者通过努力学习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及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有关方法有序应用于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过程中,避免单一学科研究带来的弊端,将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推向纵深,达到良好的效果。

《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一书既包含了对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基本问题的思考,又梳理了对下层社会群体的救助机构、救助活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关怀,逻辑严谨、线索清晰,因此可以说,《近代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一书是近代山东城市社会群体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